各部門、各學院:
為加強通識選修課建設,提高通識選修課的教學質量,根據學校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通識教育的實施意見(試行)》的文件精神,決定在全校範圍内開展通識選修課申報工作,現将相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課程說明
通識選修課是通識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模塊。我校通識選修課程體系圍繞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、社會探究與批判性思維、科學精神與科技進步、藝術體驗與審美鑒賞、職業指導與創新創業、身心發展與生命關懷和專業通識課七大模塊進行建設,學校鼓勵各部門、各學院具備開課條件的教師,結合自身優勢,積極申報開設通識選修課;更加鼓勵專業課教師打通專業壁壘,加強多學科融合、産學融合,拓寬專業基礎,重構課程内容,開發建設專業通識課以及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課程。
二、課程學分及教學安排
通識選修課按照授課模式包括線上課程、線下課程和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三類。線上課程統一為1學分,線下課程16學時計為1學分,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的學分由線上學分(1學分)和線下學分(16學時計為1學分)合計組成;線下課程和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周數為16周,第1至15周為上課周,第16周為考試周。
三、課程教學要求
1.明确教學目标。通識選修課面向全校學生開設,課程内容應具基礎性、普及性和發展性,避免過于專業化。課程申報人要以學生為中心,以成果産出為導向,科學編制教學大綱和教學設計表。教學目标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,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協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等;根據教學目标優化教學内容,教學内容要盡量聯系學生生活,基于經驗的學習更有利于吸引和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與參與,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,還能有效促進知識的應用;根據教學内容設計教學活動,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、研究和解決問題,學會與人合作、創新與反思,使學生獲得深層次的學習與思考;針對教學活動加強教學組織,教師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,細緻觀察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表現,引導學生向學習目标邁進。
2.創新教學方法。課程負責人要積極探索教學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。學校鼓勵教師采用省級、國家級線上精品課(附件1),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,以及翻轉課堂、項目式、讨論式、案例式、體驗式等授課模式;同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(學習通、雨課堂等),開展智慧教學,加強師生互動、生生互動,活躍課堂氣氛,激發學生學習興趣,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。
3.改革課程評價方法。課程負責人要以改進和完善學生學習為目标,盡量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,重點是加強過程化評價(即平時成績,比例為30%-50%)。過程化評價要兼顧學生出勤、作業、讨論、測試等多項内容,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的課程還要設定線上成績的比例;期末考試建議采用綜合性、開放性的評價方式(如報告、論文、策劃書等),提高課程的挑戰度。
4.課程負責人在首次開課時須向學生說明課程教學目标、學習要求、學生每階段應達到的學習成果和最終學習成果、課程評價方式等;尤其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的課程,須提前設計好線上學習任務和進度,于首次課時向學生講解明白,便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。
四、課程申報說明
1.為保證教學質量,課程負責人須具有教師資格證和碩士及以上學位,并具有至少1年教學或教學相關工作經驗。
2.每位課程負責人每學期最多可申報2門通識選修課,其中新開課限1門(即2門不可均為新開課),但同一學期的總教學任務不得超過3門(含通識選修課之外的其他課程)。
3.每門課開設的教學班數不受限制,每個教學班人數為20~120人,課程負責人根據課程需要自行規定選課人數,但最終選課人數低于20人的班級不予開課。
4.因本學期啟用新教務系統,所有計劃開課的通識選修課均需經教務管理系統進行申報。其中,新開課須由開課部門組織試講,并對開課人資格、教學文件(附件2)進行審核後,形成《新開課試講評價表》(附件3)。同時所有課程的教學文件(教學大綱、教案、課件、教學設計表)和《新開課試講評價表》均需上傳至泛雅課程平台(網址和賬号另行通知),經教務處審核無誤後準以開課;以往已開課的課程直接在新教務系統進行申報即可。
5.教務系統申報操作流程為:“申請”→“課程任課資格申請(教師)”→“申請”→“選擇申請課程”→填寫相關内容→“提交申請”。
6.通識選修課申報時間截止至5月20日,過期不予受理,聯系電話5397730。
教務處 2022年4月27日
版權所有(C)金年会金年会魯公網安備 1239810939123号